- 于雪;張躍偉;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高校共同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號召,在延期開學情況下各大高校有序開展了線上教學。此次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實踐面臨著諸多挑戰,同時也為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迎來了難得的機遇。如何保障線上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線上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而課程考核評價是衡量線上課程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課程考核評價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分析了當前高校線上課程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以有機化學專業課程為例,從線上課程考核評價的觀念、方式以及內容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策略,意在為目前高校線上教學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案例。
2020年10期 v.37;No.246 1-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69K] [下載次數:2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9 ] - 崔浩;劉少華;楊秀東;周鴻立;董瑤;
分離工程實驗課程是藥學、農學、生物學、食品科學等自然科學專業的一門重要本科專業實踐課程。以吉林化工學院生物制藥專業為例,通過增設自主設計試驗、合理調整實驗和生產實習方案、增加綜合性實驗比重、注重實驗原理和過程考核,使學生在實驗中變被動為主動,以銜接本科畢業后的下一個階段學習或工作。
2020年10期 v.37;No.246 6-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37K] [下載次數:2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6 ] - 劉少華;孫洪亮;陳帥;王慧竹;祝波;
在"課程思政"的改革浪潮中,高校思政教育已逐漸滲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實驗教學是對理論知識的補充和延伸,是高校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過程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吉林化工學院生物制藥專業為例,對生物制藥基礎實驗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現狀、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初步探索,充分挖掘生物制藥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思政元素,使思政元素與實驗教學并肩前行。
2020年10期 v.37;No.246 9-1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3K] [下載次數:2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 ] - 劉艷;劉成剛;
微課以其內容短小精湛、表現形式多樣、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等特點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逐漸走進我們的教學活動。其中微課制作過程中良好的教學設計是整個微課制作成功與否的關鍵。以梅瑞爾的五星教學原理思想為微課設計指導,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思想,以聚焦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設計原則。采用五星教學原理對大學物理課程的微課教學過程進行設計,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2020年10期 v.37;No.246 13-1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4K] [下載次數: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 ] - 時黛;
利用手機智能教學軟件進行"工程制圖"課程智慧課堂的構建,在教學方式、教學流程、教學考核等方面進行研究,通過課前的學情分析、課中的互動、課后的輔導以及全過程的考核進行教學改革,促進學生深度參與教學全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020年10期 v.37;No.246 16-18+2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62K] [下載次數: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6 ] - 趙東旭;李勝連;
新冠疫情期間學生對線上大學英語課程的滿意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線上課程的整體滿意度。結合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ACSI)和技術接受模型(TAM)理論,建構了大學英語線上教學滿意度結構方程模型,并對控制變量和潛變量間的假設關系進行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性別、年級、專業性質及院校均在課程滿意度上存在顯著差異;"感知有用性"對課程滿意度的影響最為明顯等。
2020年10期 v.37;No.246 19-2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32K] [下載次數:8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2 ] - 梁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線上教育的普及,慕課時代已經到來。借鑒Larsen-Freeman提出的三維語法教學觀,研究一種基于慕課、以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答疑解惑為輔的教學模式,其中包含英語語法習得、語法能力提高和跨文化交際水平培養的多維教學模式,以推進網絡技術與語法教學的進一步融合,培養英語專業學生語法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2020年10期 v.37;No.246 26-2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2K] [下載次數: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3 ] - 宋晨虎;張玲;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基本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F代化的高等教育對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承擔著為國民經濟發展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歷史重任。在這個大背景下,對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進行研究,不僅僅是對素質教育的貫徹和傳承,也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建設雙一流大學的迫切需要。從高等教育現代化大背景下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內涵入手,闡述了研究生核心素養的基本特征,對當前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總結,在此基礎之上就如何培育研究生核心素養提出了幾點建議。
2020年10期 v.37;No.246 30-3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5K] [下載次數:1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2 ] - 高鵬程;高競男;
紅色文化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致的內涵。高校應利用紅色文化所具有的特殊價值功能,將其融入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過程中,通過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活動等加深大學生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和社會責任意識擔當,拓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2020年10期 v.37;No.246 34-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8K] [下載次數:2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4 ] - 高競男;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新時代大學生肩負著全新的歷史使命,只有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家國情懷,才能擔當時代重任。因此如何培育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研究的重點問題。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好家國情懷培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家國情懷培育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0年10期 v.37;No.246 37-39+4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1K] [下載次數:6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2 ] - 孟祥安;
創新教育管理是新時代的客觀要求和高校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分析當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缺乏人文關懷、管理模式單一、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以提升新時代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能力為落腳點,提出通過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豐富管理手段、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強化保障體系建設來創新教育管理,提升教育管理質量,助力高校內涵式發展。
2020年10期 v.37;No.246 40-4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4K] [下載次數:2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4 ] - 朱芮;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高等教育的涉外活動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外事接待工作成為了搭建高等教育對外合作交流的橋梁,在這種背景下,外事接待工作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多次外事接待,并與其他高校交流學習中總結了外事接待的原則和流程,探討出通過加強高校涉外人員的禮儀培訓與學習,建設高素質的外事接待隊伍,統籌好學校各部門的力量,才能提升外事接待工作的質量,在國際交流中樹立良好的高校形象,實現高校外事工作科學有序地發展。
2020年10期 v.37;No.246 44-4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4K] [下載次數:1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2 ] - 周桂蓮;魏白光;孫大志;
"3+2"中高職銜接轉段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培養模式。這種聯合培養模式有利于中職學生職業技能提高,達到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更能適應區域經濟及社會經濟發展對職業人才的需求,也可推進高職教育的發展。從分析中高職銜接轉段的現狀的基礎上,以吉林化工學院為例,從將高職網絡課資源覆蓋合作的"3+2"銜接培養的中職學生、學生中職期間已獲得職業技能鑒定證書者免考等5個方面探討了學分累計與轉換的方式。
2020年10期 v.37;No.246 48-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25K] [下載次數: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 ] - 劉樹民;蘇顯春;金承哲;
對開展冰雪運動的高職院校而言,冰雪文化育人是體育文化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這一行為的深入開展,與傳統育人模式對比,在傳統底蘊與現代教學訴求、冰雪文化學術價值與市場價值、學生學習習慣與高職院校氛圍三方面都有著茫然與困惑。以點帶面展開解決高職院校這一困惑及如何實施冰雪文化育人的六點方略:理性思考冰雪文化育人定位、樹立冰雪文化育人價值理念、自覺加強冰雪文化育人積淀、凝聚冰雪文化育人組織合力、形塑冰雪文化育人行為模式、增強冰雪文化育人適應能力。
2020年10期 v.37;No.246 53-5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1K] [下載次數: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3 ] - 王艷婕;楊州;
高校的人事檔案管理和高校的正常運轉息息相關,提升高校人事檔案精細化管理也有助于促進高校建設。高校進行人事檔案管理的過程中實行精細化管理有明顯優勢,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培養精細化管理的意識,完善高校人事檔案精細化管理。
2020年10期 v.37;No.246 58-6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6K] [下載次數: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3 ] - 徐微微;
在高校的行政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檔案的管理。檔案的管理和分析,可以有效傳承高校的文化、傳承教學的管理方法。當前信息化社會不僅要求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合理的改良,還要求高校的檔案管理進行模式和工作流程的創新。從大數據的角度分析信息化社會高校檔案管理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2020年10期 v.37;No.246 61-62+7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9K] [下載次數:1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2 ]